- · 《中国处方药》刊物宗旨[06/30]
- · 《中国处方药》征稿要求[06/30]
- · 《中国处方药》投稿方式[06/30]
- · 《中国处方药》收稿方向[06/30]
- · 《中国处方药》栏目设置[06/30]
新规终于发布,网售处方药变化有多大?(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不过,上述电商平台管理人员表示,关于“处方药销售主页面和首页面”“提供购买药品相关服务”的具体界定还需明确,在《办法》正式实施前,行业还
不过,上述电商平台管理人员表示,关于“处方药销售主页面和首页面”“提供购买药品相关服务”的具体界定还需明确,在《办法》正式实施前,行业还需与监管部门加强沟通,确认并执行这些细节。同时,由于互联网用户的购物习惯已养成多年,如何在合规的前提下仍能做好用户体验,让患者高效、安全地买到处方药,这需要电商平台花更多心思去打磨服务流程和技术功能。
2020年征求意见稿就已强调,电商平台在向公众展示处方药信息时,应突出显示“处方药须凭处方在执业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等风险警示信息。
综合来看,本条规定既体现了对平台“先药后方”现象的防范,也体现了通过平台对患者进行合理就医购药引导的思路。这与2022年出台的《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高度契合,两份文件共同对线上问诊、处方开具、处方审核、药品销售各环节及整体流程进行了明确,促进互联网医疗、医药生态更加健康。
业内早已能看到这样的走向:医药电商开药店、实体连锁搭线上平台,线上线下更多的是融合。
处方来源的真实、可靠,在2020年《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2020年征求意见稿”)中就有提及;此次《办法》则有了更具体的解释,例如:药品网络零售企业应当与电子处方提供单位签订协议,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方审核调配;第三方平台承接电子处方的,应当对电子处方提供单位的情况进行核实,并签订协议。
患者在网上购买处方药,主要是图方便,但大多数人对处方药严格管理的原因、对不按处方用药的后果并不清楚。因此,医药电商平台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信息展示与风险告知,显得极为重要。
的确,制定严苛的处罚措施,其根本是出于对患者用药安全的考虑,而患者安全用药又是医药电商行业得以存续的基本前提。
《办法》将于2022年12月1日起实施,其制定过程并不容易,不仅经历了长时间的意见征集与讨论,在临近正式发布时还经历了一次波折。
若按送审稿执行,线上平台可能失去部分市场份额,损失一些用户体验。与此同时,线下零售渠道则会承接这部分市场。
用户在网购过程中,往往习惯于根据需要直接搜索商品,或者根据品类查找商品。这一习惯自然也会被带入网购药品中,针对处方药,大概率是搜索药品名或疾病名来查找,按需选择。如果处方药展示信息过于详细,患者为了方便或急于买到某种药品,可能根据信息进行“自我诊断”,向互联网医生表达符合某种处方药的疾病信息。这种情况下,即使电商平台不为了卖药而“对药下症”,也可能受患者自诉的误导而开出有风险的处方。
处方药信息展示和风险提示相关规定,资料来源:国家药监局
《办法》31次提及处方及处方药,与历次征求意见稿相比,用了更多篇幅细化网售处方药的要求。具体来看,《办法》第九条和第十三条针对处方来源、处方药信息展示与风险警示、销售流程等关键环节做了明确,是新规中的变化亮点。
2021年,网上流传出一份《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送审稿制定了更大的禁售药品范围,除了精神、麻醉等特殊药品之外,将肿瘤药等风险较高的药物也列入其中,对处方药信息展示和购药流程的要求也较为苛刻。
药房网商城副总经理周凯表示,将保持关注政策动态以及市场变化,综合考虑市场机遇、发展战略等因素,积极拓展相关业务。
网售处方药的处方来源相关规定,资料来源:国家药监局
在1药网看来,虽然网售处方药已开放,但药品网络销售具体规定的长期缺位,这不仅给监管带来困难,还不利于互联网与传统医药行业的强强联合。《办法》的实施对医药电商的合规经营提出高要求,有助于医药电商行业在健康环境中做大做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规要求更多、处罚更严,我们都没意见,只要不是不让卖。”一位医药电商从业者这样感慨。
站在全局视角,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不应只看到竞争和博弈。一方面,线上平台需要数量多、覆盖广的线下药店来保证品类更齐全、配送更及时。另一方面,线下药店也需要流量和效率更高的线上平台,以扩大服务半径、提升服务质量。
完善处罚措施是保障规章制度落地的前提。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尤其是与时间最接近的2020年征求意见稿相比,《办法》在处罚措施上加大了力度。
文章来源:《中国处方药》 网址: http://www.zgcfyzz.cn/zonghexinwen/2022/0902/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