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电子游戏现在已经在当处方药了

来源:中国处方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游戏,一个十多年前让无数父母伤心的词。但当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长大后,他们开始为游戏正名。像这篇论文一样,标题清楚地表明了结论:电子游戏有利于治疗焦虑和抑郁。 凹庙博文

游戏,一个十多年前让无数父母伤心的词。但当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长大后,他们开始为游戏正名。像这篇论文一样,标题清楚地表明了结论:电子游戏有利于治疗焦虑和抑郁。

凹庙博文

Qubit报道

之后阅读128篇相关论文,这群来自利默里克大学的硕士和博士还总结了一份游戏对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的具体清单:

多伦多大学心理学博士从认知、动机、情感、社会四个心理学角度对这款游戏进行了称赞。

甚至 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去年也批准了一款电子游戏作为处方药。

那么电子游戏真的对身心健康有益吗?

游戏影响大脑认知

我们来看看法国认知神经科学家、心理学教授? Daphne Bavelier 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测大脑模式的实验。

在实验中,她观察到游戏玩家用来控制注意力分布的机制(例如前额-顶叶网络)不如非游戏玩家活跃。

△a为非电子游戏玩家,b为电子游戏玩家。

Bavelier 认为,这说明游戏玩家可以过滤掉不相关的信息,更有效地分配注意力资源。

美国教育家马克·普伦斯基提出,接触电子游戏(尤其是开放游戏)的年轻人是在全新模式中成长起来的“数字原住民”。

他认为,这种类型的青少年并没有像传统的教育方式那样接受明确的线性引导(比如阅读手册)来成长。

相反,它在游戏中通过反复试验循环收集证据,最终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Neuroscience Journal of Nature Review 中有这样的评价:

电子游戏是在高度激励行为的背景下提供的受控训练计划。

电子游戏是在高度激励行为的背景下提供的受控训练计划。

认知神经科学家? Daphne Bavelier 还推测,当认知持久性出现一定的变化趋势时,大脑的功能神经可能确实因此而被重塑。

当然,由于大多数视频游戏都与各种游戏机制交织在一起,因此很难控制某个变量(如视觉刺激、唤醒诱导和游戏玩法)进行测试。

因此,电子游戏对大脑认知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在神经科学领域还没有定论。

那么从教育学的角度呢?

培养积极的动机和情绪

教育学中有一种理论叫做智力实体理论。

这个学说认为智力是可塑性的,可以通过培养来增加。

而游戏往往会通过积分、金币、装备等物品对玩家的具体努力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激励,一些教育者认为这是提高智力的理想训??练场。

短期内频繁的奖励和承诺会让玩家保持高度积极的情绪,游戏中的高度控制也能给玩家带来更高的自尊和荣誉感。

即使失败了,很多玩家也会有比应对现实困难更积极的“多做一个”的态度。

如果这种带有积极情绪的激励风格继续发展,它可能会扩展到学习或工作环境中。

当然,根据游戏类型和个体差异,“健康的动机”可能不一定会形成。

已经可以当“处方药”了

这么多好处,游戏还能治病吗?

是的,它确实有效。

例如,去年美国FDA批准的一款名为EndeavorRx的游戏主要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

这种“药物”对 857 名患者进行了连续 4 周、每周 5 天的治疗。双盲试验证明,它在投入使用前确实“对儿童多动症有显着的改善作用”。

△相关论文发表在《柳叶刀》数字健康版块。

2019年,在中国,世界知名脑科学研究机构TCCI还与圣趣游戏合作,牵头开发了一款辅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VR游戏。

这款游戏已经在上海社区开始临床试验,目前正在进行二期研发.

适度最重要

随着数字医学的引入,再加上大量论文的发表,“电子游戏可以有效缓解精神疾病”引发了非常广泛的讨论:

p>

但遗憾的是,即便是开头提到的 128 篇相关研究论文,也只是对现有的综述相关论文没有任何突破性的观点。

因此,有一个明确的反对意见:在大学作业还没有做完的情况下,玩游戏确实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好方法,但只是在30分钟内。

压力、焦虑、无价值和这些不够好的总是与游戏联系在一起,我从来没有像以前那样享受游戏,这绝对是一把双刃剑。


文章来源:《中国处方药》 网址: http://www.zgcfyzz.cn/zonghexinwen/2021/0727/815.html



上一篇:游戏变成处方药?浙大儿童医院和盛趣做了款能
下一篇:山西盂县:阳光百姓药房肆意销售“处方药”

中国处方药投稿 | 中国处方药编辑部| 中国处方药版面费 | 中国处方药论文发表 | 中国处方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处方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